汝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| ​星光书店的抗日救亡活动
2022-03-16 10:12:46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中共汝城县委党史研究室 | 编辑:朱宇燕 |         

星光书店的抗日救亡活动

抗战爆发后,全国抗战形势如火如荼。范旦宇、何海伦、朱琦、朱秋等一批在长沙、武汉、南京、上海求学的汝城青年知识分子相继回县,决定要在汝城点燃抗日救亡之火。他们回县后,会同范大光、何秉松、曹明道等商谈募股创办书店,由范旦宇草拟办店方案。书店命名为“星光书店”,寓意“黑夜里北斗星放出光芒,照亮汝城人民前进的方向”。股东除共产党员外,还有国民党汝城县党部委员朱兆基、县政府督学曹明道、政府秘书卢正杰、储能学校校长朱蓂庭等。1938年4月,星光书店在县城中大街开业。书店以经销全县各学校的教科书为主,同时销售邹韬奋主编的《生活周刊》、叶圣陶主编的《中学生》、艾思奇主编的《大众哲学》,以及《新华日报》《观察时报》等进步书刊。


同年5月,在范致远的引荐下,汝城临时区委书记何秉才到书店阅读书报,认识了朱秋、何海伦等人。后经何秉才了解考察,吸收了何海伦、何湘泉、宋柳古等人入党。同年6月,成立中共星光支部,朱秋任书记,何海伦、何湘泉任委员。之后,星光支部利用书店团结了大批爱国青年知识分子。


同年夏,临时区委在星光书店组织了“星光读书会”,由朱秋、何海伦、朱琦等人负责。读书会以启明、储能两校师生为主要对象,读书会友,交流思想,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。并规定,凡入会者只要交会费1元,即由书店发给会员证和借书证,随时可到书店读书、借书。会员迅速发展到150余人。星光读书会每逢周末还举办讲座会,聘请地方党政官员和社会进步人士讲座抗战时政。县政府兵役科长和主任秘书应邀主讲相关专题。


同年秋,何秉才通过整理星光讲座会的有关资料,创办了《星光半月刊》,宣传新思想、新文化和抗日救亡新形势,并邀请党政开明人士和进步知识分子踊跃撰文。《星光半月刊》共办10余期,刊发近万份,在全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。


同年冬,中共汝城县委重组,何秉才任书记,县委机关搬至星光书店。其后,县委以星光书店为阵地,秘密开展革命活动,团结和培养了大量的革命知识分子,形成汝城抗战时期党建工作的高潮,受到上级的肯定。八路军驻湘代表徐特立向中央汇报时说:“在外县较大者为汝城读书会,有一百三、四十人。”湖南省委组织兼军事部长聂洪钧在向长江局汇报时也说:“在汝城有一个在我们影响下的百多学生的读书会。”



来源:《中国共产党汝城历史(第一卷)》



责编:朱宇燕

来源:中共汝城县委党史研究室

热点
政务要闻
专栏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